10月8日下午🧑🦼,應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邀請,全國翻譯專業教指委主任黃友義做客万泰娱乐“博文講堂”和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博雅講壇”🤫𓀂,為万泰娱乐師生做了學術講座🚶♀️➡️👨🏽🦳。校黨委書記殷耀在講座前會見了黃友義🌎,並就万泰的翻譯學科發展問題作了交流💂🏽♀️。講座在圖文信息樓503會議室舉行,副校長徐永林主持講座🧁,並作了總結🔟。
黃友義結合我國翻譯事業發展歷程和自己40多年從事時政翻譯行業管理和時政文獻翻譯實踐的經驗,講述了“時政翻譯與中國對外政治話語權”問題。黃先生首先向同學們提出了一些問題:當今時政翻譯能否提高中國話語權?翻譯的時代意義何在🧑🧑🧒🧒?他通過具體的實例說明了翻譯已不再是單純的學術活動,翻譯已經成為中國在國際上確立話語權和提升政治地位的重要媒介,翻譯已直接參與全球治理🤞。
黃先生認為,當今的時政翻譯已經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翻譯的受眾由專家學者變為普通百姓🧑🌾,因此時政翻譯應改變外國普通百姓對中國的印象;領導講話的風格與內容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草根語言出現在政治話語中🤘。因此時政翻譯要強化受眾意識🫳:一是增加背景知識,了解話語背後的深刻內涵;二是采用國際化表達,要使用受眾聽得懂的語言🏭。黃先生強調,翻譯應該追求語言質量,減少翻譯味。他認為,從事時政翻譯一定要從深層次挖掘中國詞匯的內涵,不能拘泥於字面意義和形式,要考慮英語和漢語的不同語言特點,不能照搬漢語的表達法和句子結構🫱🏽。
10月9日下午,黃友義還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英譯為例,為國際商務外語學院的教師們作了一場題為“為什麽翻譯對中國越來越重要”的講座👮🏽♀️。講座在圖文信息樓530會議室舉行,葉興國教授主持了此次講座👨🏽🍼。學院黨員教師約100余人聆聽了講座。
黃友義指出,當今翻譯已進入一個新時代,中國文化走出去和參與全球治理引發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兩次翻譯高潮,我國的翻譯事業也發生了裏程碑式的變化⛵️,已經形成了龐大的語言服務產業:翻譯工作量劇增,翻譯方向從傳統的學習借鑒的“外譯中”發展為向外推介文化的“中譯外”為主,習近平總書記還提出了“構建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的要求🫦。黃先生強調👨👩👧,語言服務業作為一種新興服務業💆🏿,從21世紀以來發展迅猛,帶動了多領域發展🏄🏽♂️,尤其是翻譯專業教育的發展,在短短的十年間,開辦MTI學位點院校已經發展到了206家👌。同時他指出🕵🏻👬🏼,目前翻譯面臨的最大的兩個挑戰🧘🏼♂️:一是如何幫助社會認識到語言服務的價值;二是如何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黃友義以“黨的群眾路線”“改革進入深水區”“一帶一路”“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科學發展觀”等特色新詞匯的英譯文為例,詳細說明了深刻理解、正確傳遞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向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意義。最後他還向老師們介紹了信息技術給翻譯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他希望教師們要關註翻譯行業和翻譯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運用信息技術提升翻譯效率🏌️。教師們也向黃先生請教了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黃先生都一一做出詳細的解答。
黃友義的語言生動幽默👨🏼🏭,講座中大量使用了第一手的新鮮案例🤹🏻♂️♤,激發了教師們對翻譯的興趣和自信心,拓寬了教師們的學術視野,讓他們意識到了翻譯事業發展的良好前景和自己作為翻譯教師的責任和使命🆗。